一、会议时间: 2017年2月25日上午8:30-11:30
二、会议地点: 云南财经大学景贤楼501会议室
三、参会人员:YHDRA专家及会员
四、主持人:熊源发
五、会议主题:云南香格里拉藏区安全分娩服务模式研究
六、会议议程
(一)信息通报
1.“西双版纳州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讨论。应版纳州的邀请,研究会张开宁老师作为专家,将赴版纳对“版纳州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进行论证。张老师征求在场专家的意见和建议。
罗淳老师认为,版纳的大健康产业应该立足于其特色:地理、气候和民族文化,可以带动养老产业的兴起。目前海南的“候鸟式”养老产业就是一个典型对的例子。
熊源发老师提到,他曾经做过红河州的健康产业评估。红河州的优势是中药产业、温泉和保健。版纳的健康产业开发也要结合它的优势来做。熊老师还强调,论证之前,必须理清两个概念:“产业规划”和“事业规划”,二者的内涵有较大的区别,不能混淆。如,教育、基本医疗应属于事业,不应该产业化,产业是要盈利的;高端医疗服务就可以产业化。
刘湘源老师在会议上分享了重要信息:云南省卫生与健康大会将在2月27日召开,大会将会提出云南省未来的5大工程:公共卫生能力振兴工程、医疗机构振兴工程、中医药振兴工程、科技强医工程和健康扶贫惠民工程。这五大工程将会了云南未来卫生健康事业建设的风向标,可以成为申请项目的“窝子”,从中可以找到能做项目的角度。
2.YHDRA心理健康中心正式成立。
云南省健康与发展研究会资深会员、心理学专家钱锡安老师正式提交书面申请,希望在研究会成立一个心理健康中心。经过秘书处的讨论,正式发文批准YHDRA心理健康中心正式成立,钱锡安老师为中心主任。钱锡安老师见证了16年来昆明地区心理学民间社团组织的发展和变化,此次申请成立云南省健康与发展研究会心理健康中心,他希望能吸取多个社团组织的经验教训,从根本上或本质上呵护心理咨询师队伍的存活成长,推动心理咨询业市场的发育发展。YHDRA心理健康中心是一个有公益性质的心理咨询的中心,有规范的组织管理和专业知识的团队成员。例会上,钱锡安老师对其宗旨、任务及人员构成进行了介绍。
(二)专题讲座
此次例会专题讲座的主讲人是昆明医科大学的唐松源老师,主题是“云南香格里拉藏区安全分娩服务模式研究”,内容是基于2011年-2015年的妇幼健康项目。虽然这个项目已经结束,但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提出的背景下,妇幼健康再次成为关注的重点问题。以香格里拉维西县为例,唐老师对曾经的妇幼卫生项目效果进行评价,并提出一些相关政策建议。
1.研究背景
千年发展目标(2000-2015)中,目标5:改善产妇保健,产妇死亡率降低四分之三,到2015年实现普遍享有生殖保健。健康中国2030规划明确提出了健康建设的指标,如下图所示:
此外,健康云南2030也相应地列出了相关指标,如下表所示:
由此可见,无论是健康中国还是健康云南的建设中,人均期望寿命、婴儿死亡率和孕产妇的死亡率都是非常重要的指标。从云南的实际情况来看,这些指标在2030达到全国平均水平,难度依然非常大。从2015年云南各州市的孕产妇死亡统计来看,迪庆、怒江等地很难完成规定指标。
2.研究内容
以维西项目为例,唐老师讲述了在云南,特别是云南偏远地区,完成健康指标的困境。
维西县属于香格里拉自制州,下辖3个镇、7个乡。2014年总人口为154885人,其中:农业人口为134324人(86.73%);少数民族人口占86.79%,傈僳族人口占56.91%,藏族人口占7.94%。
2010年,维西县孕妇的住院分娩率达82.36%(孕妇总数2553人,住院分娩1634人)。仍然有17.64%的孕妇未住院分娩,未住院分娩人群的基本情况:数量少——占孕产妇总人群的10%~15%;较集中——交通极不便利,经济最不发达地区,妇幼卫生人力资源最缺乏,文盲率最高(乡,村,小组);风险特别大——绝大部分由家人接生;短时间内不可能解决这些问题;传统的做法“好像”不起作用。
为了鼓励孕妇住院分娩,地方政府出台了许多激励性的政策,并且反复动员如,住院分娩不收费用;也有一些利益相关的措施,如,不在医院分娩,孩子没有出生证,将住院分娩和农业补助挂钩。但是,仍然会有一部分孕妇不会到医院分娩,主要原因有:交通不便,经济不发达,孕妇无法准确预估预产期;另外,政策规定,乡村医生不准上门。
孕产妇住院分娩影响因素:1)交通可及性, 因子贡献率21.780%,是住院分娩最主要的影响因素。2)孕产妇对住院分娩了解情况 (是否听说过孕产妇死亡、是否知道在维西住院分娩是免费的,是否知道孩子的预产期),贡献率为12.266%。3)孕产妇的孕产史情况 (产次、孩子数、第一个孩子的出生点)的影响,因子贡献率为10.248%。4)经济状况,贡献率为7.132%。5)产检地点,产检次数, 贡献率为6.007%。6)孕产期保健知识, 贡献率为4.992%
3.研究目的
唐老师认为,目前基层妇幼工作的重点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要巩固工作成绩,稳定住院分娩;一方面要解决非住院分娩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项目团队在维西开展了一个示范项目——“一主二辅安全分娩服务”。项目主要思路:“一主两辅,三道屏障”,目的是评估在边远贫困少数民族地区“安全分娩服务模式”是否有效,及总结该模式推行过程的经验,形成操作指南为在更多的同类地区推广和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一主”是大力提倡住院分娩。“两辅”为辅以家庭接生,辅以有效的危急孕产妇转送系统的安全分娩服务模式 在因特殊原因实在不能到医院分娩的产妇,应当采取“退而求其次”的补救措施确保孕产妇的安全。项目活动分为政策层面、社区层面、个人层面,政策层面为乡村医生提供知识和技能培训;社区层面实行“一对一”帮扶、培训+补助;个人层面,首先,以社区为基础,结合藏区特有的传统文化,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妇幼健康教育,倡导住院分娩。其次,开展广泛的妇幼保健健康教育,普及安全分娩常识,提高安全分娩意识,了解国家福利政策(免费),树立珍视妇女生命的普遍意识。第三,利用短信通知向目标群体发送产检提示。
示范项目结束后,取得明显的效果:第一,孕产妇保健服务利用率得到显著提升。第二,孕产妇保健服务质量得到明显提高。第三,将家庭接生作为一种辅助形式,不仅不会降低原有的住院分娩率,反而起到了促进孕产妇,特别是边远地区的孕产妇对住院分娩服务的利用。
4.建议
在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基层妇幼保健工作,唐老师提出以下几点建议:第一,基层的妇女组织,特别是自然村级的妇女小组长是可以依靠的力量。第二,对于基层而言,参与式培训是一种特别有效的能力提升方法。第三,社区支持与协助对孕产妇利用包括住院分娩服务在内的孕产妇保健服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第四,对自然村级妇女小组长的认可和尊重,是落实“一对一”的帮扶机制的最为关键的环节。第五,加强乡镇卫生院产科及人员能力建设。第六,开展助产技能培训,并将助产人员身份合法化。
(三)讨论环节
桂宝芬老师分享了她多年基层妇幼保健工作的经验,她认为,首先,社区的项目应交给社区去管理,发挥他们的内生力,长期了解情况的的小组长、小组妇女主任都是可以参与的人,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其次,开展一对一的志愿者帮扶工作。第三,基层知识培训非常重要,但是培训内容要有实用性。关键的知识点要培训到位,例如,如何进行检查、陪同、转送、消毒、接生等。此外,培训工作要反复做,要强化培训。第四,实用参与性培训的方法积极推广。
杨娅老师在会上分享:他们目前在做回忆录的整理工作。希望收集一些具有历史意义的材料,制作回忆录,电子相册,希望更多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