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HDRA 2018年11月例会纪要

来源: 作者:王萌 王聪聪 时间:2018-11-29 点击:2055

    岁尾将至,云南省健康与发展研究会(YHDRA)于2018年11月24日上午9:00-12:00在云南财经大学景贤楼五楼501会议室举行11月例会,暨 YHDRA 2018年度中心和小组总结汇报与评优会议。

    本次例会由YHDRA两位副秘书长熊源发老师和温益群老师主持。

    依例会惯例,首先由相关专家通报近期项目信息及研究动态。

    张开宁老师分享了面向养老机构的远程医疗项目赴北京、武汉调研的心得体会,以及项目下一步的进展计划。

    熊源发老师通报了研究会与民进合作的健康生活目的地项目入选民进向省委省政府上报的重点课题的喜讯。目前,课题组正在紧锣密鼓地修改完善课题报告。

    吴斌老师介绍了居民健康素养监测项目。受五华区疾控委托,YHDRA健康与社区发展中心作为第三方专业团队,在多位专家会员的支持下,与云南财经大学、云南中医学院以及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合作,组织学生志愿者在五华区的6个街道,18个社区内进行居民健康素养监测入户问卷调查。调查工作现已基本完成,目前正有序推进问卷质量监控及数据录入、分析等工作。

    云南师范大学王敏康教授介绍了其研制的抗艾滋口服试液在云南省个旧市对HIV感染的高危人群之一——性工作者进行的入组调查情况,希望取得更多的支持与关注。

    随后,YHDRA的中心与小组对2018年度工作进行了系统的汇报与精彩的成果展示。中心与小组是YHDRA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会员参与研究会活动的重要平台。研究会目前共有10个中心与10个小组,各中心与各小组的成员们将自己的学科背景、专业领域和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开展项目、组织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本次例会共有7个中心与5个小组参会,按照抽签顺序依次汇报并参加评选。YHDRA营养医学中心的严朝芳老师对其中心的成员、目的、工作成效进行介绍,该中心特色的体重管理、慢病管理、母婴健康管理等项目受到在座专家的强烈反响与一致好评。

    温益群老师分享了YHDRA大健康文化研究传播中心的成立背景与工作思路,强调志书“资治、教化、存史”的重要作用,力争编纂《云南防艾志》、《云南大健康年鉴》特色志书,并努力成为研究会未来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远在上海的成诗侠老师委托张开宁教授报告网络健康服务中心的运行情况。由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近日发布的《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远程医疗服务管理规范(试行)》等文件对互联网诊疗行为有进一步的规范与要求,该中心需要调整发展思路与方向。

    青少年健康发展中心胡卫红老师介绍了该中心的愿景、工作领域等。这一年,在中心全体成员的努力下,该中心在全国12个省市开展培训推广工作,成为了云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宣教中心的技术支持机构,并与国际计划合作开展案例研究。

    张开宁教授代表老年健康中心发言,他提出一个值得每一位YHDRA成员思考的问题:“YHDRA如何在瞬息万变的时代延续传奇?”他指出,YHDRA可以继续发扬研究会“老中青代代相传、互帮互助”的优良传统,秉承研究会“使老年人老有所为,中年人学术进步,年轻人实现就业”的理念,实现研究会在新时代中的蓬勃发展。同时,介绍了老年健康中心国家发改委课题面向养老机构的医养结合、与新加坡国际基金会和新昆华医院合作的姑息医学项目、与省民政厅合作的在机构中推行医养结合服务的保障政策研究3个重要项目。他提到,研究会可以坚持和合包容,致力于多学科结合;胸怀大局,不懈承接政府项目;博采众长,始终瞄准学术制高点;共享成果,团结老中青会员共展宏图……最后,张开宁教授还殷切希望能开展柏拉图精神家园与时间银行项目。

    吴斌老师介绍了健康与社区发展中心通过2018年战略规划会议,明确了可持续发展因素,围绕社区居民健康与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开展工作。该中心将持续关注社区弱势群体,为困难国企的老年人提供现场理疗推拿活动与结对帮扶活动,直接受益1375人;为昆明化工厂老人提供社区健康咨询;为农大退休员工提供法律课程专题培训等。此外,该中心还旨在为成员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平台,例如最近积极承接五华区疾控中心居民健康素养研究监测项目等政府购买项目。他们将在3个月内对6个街道、18个社区、近1200两名居民开展健康素养问卷调查并完成从数据录入与分析到报告撰写的研究。尽管时间短、任务重,但中心成员吃苦肯干,工作积极性很高。

    压轴出场的是培训中心熊琼芬老师。尽管身体抱恙,她还是坚持用洪亮的声音为大家作汇报。该中心这一年来努力为研究会争取培训资质的合法化,并在梳理文献、整理相关政策、收集培训课件等方面做了深厚积累。

    总之,各中心一年来积极开展工作,各发言人都汇报了丰富的内容。各小组的也不甘落后,汇报精彩纷呈,各有特色,意犹未尽。整个会议过程气氛融洽、笑声不断,主持人不得不一次又一次提醒发言人注意掌握时间。

    民族文化与健康小组以学术、社团、社会实践为维度分别开展了形式丰富的活动。在学术方面,该小组对同伴教育在预防艾滋病和促进自愿检测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在社团方面,该小组通过定期宣传、举办知识竞赛等形式开展以预防艾滋病为主题的活动;在社会实践中,该小组紧跟时代需求,开展了社会工作教育对口扶贫服务。

     协力营小组通过老年学者的互相扶持进行搭伴养老。该小组秉承“老中青、多学科”的发展思路,收集大量养老文献资料,并通过三次实地考察与分析论证,认为高档养老场地的推荐用地是一块距离昆华医院仅6分钟车程的40余亩的地,该地在政策上也得天独厚。该小组建议养老发展应当医养结合、老幼结合,加强学术性。

     因特网小组通过探索风险评估APP在吸毒人员社区康复过程中的应用,观察基于风险评估APP社区戒毒与社区康复人员风险分值及级别的变化和相关因素,并积极申请项目,旨在探索线上、线下人员干预效果是否不同。

    老年健康照料与服务小组的成员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把为老服务做到老人们的心坎里。为此,他们多次到老年公寓,通过发小礼品拉近与老人之间的距离,主动了解老人的需求,为老人们讲解健康知识,通过与老人们一起做手指操、叠纸牌、画手掌树、跳圆圈舞等多样的形式丰富老年人的生活,给老年人们送去温暖的慰藉。下一步,他们还希望将通过调研与考察得到的北上广社区居家养老经验嫁接到云南,把为老服务工作做到极致。

    低碳小组目前已经发展到30余人。他们继续秉承优良传统,积极参加研究会活动,每一次活动都少不了低碳小组的身影。2018年度,该小组协助研究会举办两次例会讲座,关注研究会成员的健康,为研究会发展献计献策,与研究会共同成长。杨娅老师表示,低碳小组将继续秉承“宝刀不老,大有所为”的理念,在研究会继续发光发热。

    秘书处通过听取各中心与小组精彩的工作汇报,并结合其年度综合情况,及现场评委的独立评分,排出了名次。经过最终评选,张开宁教授负责的老年健康中心荣获一等奖;胡卫红老师负责的青少年健康与发展中心和吴斌老师负责的健康与社区发展中心荣获二等奖;营养与疾病预防研究指导中心、大健康文化研究传播中心、培训中心、网络健康服务中心分别荣获三等奖。

    在小组评比中,杨娅老师负责的低碳小组荣获一等奖;袁芳老师负责的民族文化与健康小组与陈晋玲老师负责的老年健康照料与服务小组荣获二等奖;因特网小组与协力营小组荣获三等奖。

    颁奖仪式之后,YHDRA秘书处专门准备了工作餐,所有参会人员共进午餐,标志着本次例会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