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HDRA 2016年7月例会纪要——让青春不再烦恼

来源: 作者:张晓玲 时间:2016-08-29 点击:2592


一、会议时间:  2016年7月29日上午8:30-11:30

二、会议地点: 银海山水间102会议室

三、参会人员:YHDRA专家及会员

四、会议内容:

   此次例会的主题是“青少年性健康教育——让青春不再烦恼”,为了使例会的气氛不那么沉重,会议组特此增加了“让青春不再烦恼”的副标题,希望能够在一个稍显活跃的氛围中进行主题讨论。

  (一)信息通报

   1、赵书亮老师对第四届公共管理会议的内容进行了通报。他强调,会议结束后会形成一个论文集,鼓励大家积极投稿第五届公共管理会议。

图一:赵书亮老师正在进行信息通报

   2、张开宁教授通报了他与高矗群老师参加在厦门举办的2016人口学会年会的情况,张老师着重介绍了这次会议规模大、专业性强的优势。

图二:张开宁教授正在进行信息通报

   3、2016年7月,YHDRA正式成立“青少年性健康教育”中心。几年前,研究会就意识到青少年性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于2008年组建专门致力于青少年性健康教育的小组,称为“芳草小组”。成立之初,芳草小组有6位成员,以小组的形式开展了许多工作,并且取得了不小的成果。2016年,小组的力量逐渐壮大,成员已扩大到14人。研究会讨论认为,以小组的形式开展工作已经无法满足现在的需求,决定成立“青少年性健康教育”中心,以更多的资源和权限开展今后的工作。中心成立以来,已经接到了3个小项目,第一个是边境地区少数民族性教育干预活动,第二个是欧盟支持的妇女和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教育,第三个是亚太地区综合性性教育(CSE)推广活动。虽然项目的资金不多,但对于中心来说,这预示着一个很好的开始。

  (二)主题分享

   例会上,YHDRA的会员们带着自己的成果,来到会议上分享、交流和讨论,碰撞出更多思想的火花。大家紧紧围绕主题,从青少年性健康教育中NGO“做了什么”和“该怎么做”这两个维度展开讨论。

   1、“ 综合性教育(CSE)区域战略规划培训会”分享

   例会上,胡伟红老师和焦锋老师分享了参加ARROW举办的“综合性教育(CSE)区域战略规划培训会”的收获。会议在马来西亚的首都吉隆坡举办,参会国家有巴西、印度、老挝、缅甸、柬埔寨、中国。会议主要有三个目标:1.从国家政策方面对CSE做讨论2.CSE在参会国家的不同走向趋势3.参会国家的NGO在CSE上做的宣传、课程的交流。


图三:焦锋老师正在进行主题分享

   CSE是综合性教育的英文简称,是目前全世界普遍使用的的一个概念。它的定义是:和年龄相适应,与文化相关联的,探索符合青少年价值的沟通条件。焦锋老师认为,“综合性教育”对性教育的定义较为全面,值得在国内推广会。首先,它不仅意味着给青少年传递正确的性健康知识,还包括对生活技能的培养,这一点在国内比较欠缺,但又是比较重要的。其次,CSE的中文翻译是“综合性教育”,这种汉语表达淡化了“性(sex)”的含义,在理解的过程中不至于撩动大众敏感的神经,易于被政府和民众接受。

   目前,国内虽然还没有正式引入“综合性教育(CSE)”这个概念,但是我们已经做了不少相关工作,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1)性与生殖健康;(2)社会性别意识培养;(3)生活技能;(4)三生教育(生命、生存、生活);(5)法制、安全、心理教育;(6)素质教育。2011-2020年的中国文化发展纲要中提到要加强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教育,但是在具体的执行层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此外,在NGO的项目中,会去开发指引,开发标准,开发培训材料,通过多种方式开展青少年性健康教育。

在青少年的性健康教育中,对生活技能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也就是说,不仅仅要给青少年正确的性健康知识,还要培养必要的生活技能,教他们如何避免危险和伤害。

   2、如何帮助青少年远离“健康危险行为”?

   做药物滥用的张晓丹在讨论如何帮助青少年远离“健康危险行为这个问题时,提出了三个问题,她希望通过这三个问题引出更多的讨论:(1)从目前的项目来说,更多的是干预项目,而培养生活技能的项目远远不足,我们应该如何获取这方面的资源?(2)如何做校外青少年的干预?(3)在现有的政策框架体系内,如何做青少年性健康教育?

   张老师提出的三个问题引起了参会者的热烈讨论。

   在如何获取项目资源上,张老师认为,在青少年性健康教育上,政府有大量的资源和充足的经费,这些都是可以充分利用的。在这点上,NGO组织需要做的是写出一个好的项目方案,对项目的可行性和效果做充分的论证,然后向政府申请项目。他相信,如果政府看到一个非常优秀的项目方案,一定会全力支持。

   校内青少年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群体,因此,对他们进行性健康干预活动会容易一些。相比而言,校外青少年具有较大的流动性,找到校外青少年,并且对他们进行性健康教育,难度非常大。例会上,老师从自己的经验出发,提出了“让青少年找青少年”的建议。老师长期以来从事帮助城市流动人口的孩子的工作。从2008年至今,他们每年都会举行一个夏令营活动。夏令营活动中的志愿者是从他们曾今帮助过的孩子中选出,这些孩子在初中毕业后没有继续上学。他们培养这些青少年,成为核心志愿者,负责夏令营活动。在活动中,他们不仅是参与者,更重要的是,在参与的过程中能够发现活动的意义,培养他们的价值观,影响身边的同伴。如果每年培养10个志愿者,每个志愿者找10个愿意参与的同伴,通过这样的方式,志愿者的队伍会越来越大,能够找到的校外青少年人数就会越来越多。

   另外。在现有到政策框架内,做青少年健康教育不应仅限于培训、讲座、讲课等方式。适应现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创办青少年性健康教育的微信平台,制作网络微课。


图四:会议现场

   会议上,围绕着“青少年性健康教育”,各位专家学者积极地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感受,进行了热烈讨论,直到会议结束时间,大家仍然意犹未尽。在会议讨论中,不同的经验和观点交织、碰撞,而后产生新的想法,酝酿新的项目。可以看到的是,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加入NGO的队伍中,想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可以肯定的是,在以后,会有很多个类似“芳草小组”一样的公益团队,从小组,到中心,甚至是机构,慢慢地成长起来。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