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HDRA 2015年8月例会纪要

来源: 作者:张舒 高万红 时间:2015-09-05 点击:2891

   2015年8月29日早上8:30,云南省健康与发展研究会(以下简称YHDRA)在云南财经大学景贤楼(国际工商学院)502会议室开展了8月份例会,本次此次例会分为信息通报和乳腺癌医院社工项目经验分享二个部分。

   会议开始,欧小鸥会员首先简单介绍了由“亚太妇女资源与研究中心”(Asian-Pacific Resource and Research Center for Women,简称Arrow)资助的“面向2015年:将性与生育健康和权利融入千年发展目标”(Incorporating SRHR cohesively in MDGs: Working towards 2015)合作项目。接下来,研究会张开宁秘书长简单介绍了YHDRA“慢病失能老人及其困境家庭社区综合服务项目”在瑞丽傣寨调研的情况,并做了一个初步的调查印象分享。在分享中,张老师介绍了傣族农村群众对养老社区服务的需求,也让我们对傣族农村群众养老问题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第二部分,研究会副理事长、民政部大爱之行项目主持人高万红教授及其项目团队就“大爱之行:乳腺癌患者医务社会工作服务探索项目”(以下简称“大爱项目”)开展情况做中期汇报。该项目是民政部与李嘉诚基金会合作的“大爱之行——全国贫困人群社工服务及能力建设项目”中的一个小额创新项目,是全国110个立项项目中唯一一个在医院开展的乳腺癌社会工作服务项目。该项目的目的是在乳腺癌治疗中引入社会工作的理论与方法,通过跨学科合作,探索在医院帮助乳腺癌患者积极康复和治疗的医疗社会工作服务模式,帮助患者解决治疗过程中面临的困难,挖掘其自身资源和社会资源,构建广泛的社会支持体系,重构患者积极的自我形象,重现生命之美。

   大爱项目中期汇报分为五个部分:高万红老师对项目开展情况的总体介绍;田立春老师对基线调查中获得的数据的初步研究分析;项目组成员朱慧敏分享“病房中的社会工作服务”;王熙婷分享“家属的服务”;国佳秀分享“个案服务”。

   从2014年项目开展至现,高老师的团队已经开展直接服务797人次,超额完成项目任务目标(620人次),服务对象包括患者、家属及医护人员。主要服务内容为:①开展社区教育,提升患者和家属对疾病的认识,改变生活方式,增强康复信心;②开展小组和个案工作,改善患者的家庭关系,促进家庭对患者的支持;③开展病房服务,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增强其心理调节能力和战胜疾病的信心;④为患者构建广泛的社会支持(家属、病友、社会志愿者、社工、医护人员等);⑤为经济贫困的患者提供经济援助等。通过整个团队的努力,大爱项目取得了非常好的服务效果:患者和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增加,改变生活方式的意愿增强;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水平减低,对康复的信心增加;患者的自助和互助意识提升,互助行为增加;家人对患者的心理支持增加;患者、医护人员对医院社会工作服务的认同和接纳明显提高。

   在“大爱项目”团队汇报结束后,与会人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老会员熊琼芬老师联系到自身同学的患病经历,深切感受到社会对医务社会工作的巨大需求,对未曾早些了解“大爱项目”而深感遗憾;同时,熊老师也表达了对项目今后工作的期望,希望“大爱项目”团队能够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大爱项目”,了解社会工作专业;加强人才培养,并将针对乳腺癌开展的医务社会工作拓展到其他疾病领域。老会员杨老师认为“大爱项目”是一个“很有意义,很有价值”的项目,但对社区中缺乏类似“大爱项目”这样的服务表示遗憾。

   最后,项目支持方--云南省妇儿工委办公室吴皖明主任就我省乳腺癌治疗的相关政策做了解读。她说,省妇儿工委办近年来一直致力于“两癌(宫颈癌、乳腺癌)检查项目”的推行,但“只管不理”现象一直是阻碍项目发挥成效的重要因素,而“大爱项目”的及时开展为云南省“两癌检查项目”做了重要的补充。吴主任还和大家分享了此次听“大爱项目”中期汇报的收获:首先,“大爱项目”无疑是高校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尤其是高万红老师带领的社会工作者团队,云南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又有了新的研究领域;其次,无论是对团队中的社会工作人员还是对医务人员来说,“大爱项目”都提供了新的人才培养视角;最后,“大爱项目”作为一个应用性强的项目,收获了非常好的成果,极大地改善了以往医院服务中“服务进不去,病人不认可”的状况,病人得到“面对面,在身边”的服务,真真切切得到了福祉。吴主任也认为,医院是人文关怀需求非常大的环境,社会工作一定会在各个医务领域得到发展的。

   至此,研究会8月例会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