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之行:乳腺癌患者医务社会工作项目”第二次社区教育活动 圆满结束

来源: 作者:“大爱之行”项目组 时间:2015-04-17 点击:2465 文档下载 | pdf查看

  2015年4月15日下午3:30-5:00,“大爱之行:乳腺癌患者医务社会工作探索项目”第二次社区教育活动在云南省肿瘤医院乳腺外一科16楼会议室开展。本次社区教育活动的主题是“认知易形成癌症的性格因素及自我保健方法”,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介绍癌症患者所拥有的容易积攒压力的性格特征,以及形成这种性格的DNA气质是什么。通过对这些气质的优缺点和自我调适方法的了解,希望患者能把这些方法积极地应用到日常生活中,逐渐改变自身的癌症性格。

  本次活动的主讲人为云南大学心理咨询中心杨文洁老师,参加本次活动的有患者、家属、医护人员及志愿者共计30余人,整个小会议室座无虚席。


  针对今天活动的主题,项目组在活动开始之前向前来参加活动的患者和家属发放了一份调查问卷,主要目的是了解他们自身的性格特点,题目共16个,只是用“是”和“否”来回答,回答“是”的题目越多表示自己的癌症性格倾向越明显,而回收上来的问卷显示,在患者和家属中,有41.67%的人选“是”的题目数量达到5题及以上。

  3:30活动正式开始,首先科室的护士长代表科室向为大爱项目默默付出的所有项目组成员表示感谢,并简单介绍昨天的活动内容,并从中引出今天活动的主题。接下来,杨老师开始讲座,内外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1、情绪反应其实就是化学反应

  杨老师通过对大脑内三种基本化学物质——5羟色胺(情绪安定物质)、去甲肾上腺素(紧张物质)和多巴胺(快感物质)的分别讲解,提出提高多巴胺和5羟色胺,降低去甲肾上腺素的正确方法,并鼓励患者及家属把这些方法应用于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并为之坚持。

  2、癌症性格——容易积攒压力的性格特征

  第二大部分的癌症性格中,杨老师通过情绪表达障碍的具体表现入手,着重讲解了大部分癌症患者会拥有的两种压力气质,即执着气质和不安气质,并通过对两种气质类型的详细分析,指出它们各自的优缺点,从而提出相应的保健方法。

  3、侵害的表情及言行

  杨老师的第三部分内容主要针对到场的患者家属,通过讲解面部表情,尤其是眼神,还有手势、肢体语言、声音等几个方面对接受者的影响,呼吁结束“动不动就指责、训斥”的关系,建立“相互提升、相互愉悦”的关系,鼓励家属在照顾患者的过程中要有笑容的、稳重踏实的表情、温暖的问候及语调、慈爱的眼神和令人愉悦的肌肤接触。

  4、要获得真正的健康,一定要找回笑容

  通过代理表情刺激法,杨老师给大家播放了很多张自己拍摄的笑脸图像,提出患者和家属可以经常看这样的表情,因为当人笑的时候,可以提高NK细胞分泌穿孔蛋白的能力。笑的时候,心情放松,容易使副交感神经兴奋。

活动最后,杨老师为一场愉快的心灵之旅开出了四张SAT处方签,分别为:感谢当下,让“算了”成为心声,并说10遍以上;永远怀抱希望,生活中共同分享彼此的心情;光、节律、肌肤接触;笑容或平和的表情。本次社区教育活动最后在所有人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

 

患者和家属们看到笑脸图像时的表情

  活动结束后,项目组对前来参加活动的患者、家属以及医护人员进行了及时的服务效果评估,其中90%以上的患者和家属表示自己的性格中确实有需要改变的地方,并且指出经过参加了本次活动之后,虽然知道改变很困难,但还是会尝试着尽力去改变,并指出具体的改变的方面,比如“希望自己不要凡事追求完美”、“别太执着、认真,多随心些”、“无论遇到什么学会放手,学会释放,学会微笑,学会感恩”等表达是患者和家属直接反馈给我们的心声。现场的医护人员则表示,患者很需要这样的活动,一方面可以让她们聚在一起,减少她们独自面对疾病的害怕,另一方面她们也确实能从中受益。

  除了分享自己参加此次活动的感受外,患者和家属们也表达了自己对后续活动的期待。83%以上的患者和家属表示今后会积极参与我们的活动。我们也将根据患者的需求,陆续在乳腺外一科举办一系列活动,让患者和家属能够更好地面对疾病,微笑面对今后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