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议时间:2016年3月26日(周六)早上08:30——11:30
二、会议地点:银海山水间小区.六组团一单元102会议室
三、会议主持人:吴献
四、参会人员:YHDRA专家及会员
五、会议内容:
(一)信息通报
1、民政部2015年“中国NGO建设与管理”理论研究部级课题申报——高矗群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有效解决社会组织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进社会组织改革创新,根据《民政部2016年部级课题研究计划》,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于2016年3月8日发布了2016年“中国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理论研究部级课题申报指南。
该研究课题于每年2-3月期间发布课题申请通知公告,感兴趣的专家及学者可提前关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网站的信息。高矗群介绍了该课题的研究方向及参考选题、课题申报方式及结项、研究要求及成果形式、经费奖励等内容。(详细信息链接:http://www.mca.gov.cn/)
2、资料分享:中国农村健康及备灾手册——张开宁
张开宁老师与参会者分享了由香港中文大学“灾害与人道救援研究所”出版的《中国农村健康及备灾手册》。灾害与人道救援研究所曾在中国多个贫困、偏远、易受灾的少数民族地区开展人群健康工作及研究。2013年6月,灾害与人道救援研究所与无止桥慈善基金合作启动“中国农村地区公共卫生知识转移项目”,任务之一是编写《中国农村健康及备灾培训手册》。
这本手册以公共卫生理论为基础,借鉴了国外的经验并参考云南省健康与发展研究会的《农村环境与健康手册》,辅以相关案例,介绍了如何在中国偏远农村策划健康及备灾项目,以供农村发展项目的前线组织者和志愿者参考,并作为团队多年健康及备灾教育活动经验及常见问题的总结。张开宁教授认为,虽然手册中关于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公共卫生的一部分内容稍显“水土不服”。但总体来说,手册对项目组织者和志愿者开展工作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二)专题讲座
1、叶酸与出生缺陷——万莉娟
原云南省妇幼保健院生殖遗传科主任万莉娟,在例会上做了“叶酸与出生缺陷”的专题讲座。在讲座中,万主任介绍了叶酸的概念、作用、孕妇缺乏叶酸的后果、男女如何增补叶酸、个体化增补叶酸的重要性等内容。
* 叶酸的概念
叶酸(folic acid)也叫维生素B9,是一种水溶性、必需维生素,体内不能合成,必需从外界摄取。最早从菠菜中提取而来,天然叶酸存在于蔬菜、肉类及坚果中,但易受烹饪方式的影响,损失50%~90%。合成叶酸容易被吸收且人体利用率高,遇到阳光、酒、高温、紫外线等可使叶酸失去活性,应遮光、密封保存。
* 叶酸的作用及缺乏叶酸的后果
孕妇对叶酸的需求量比正常人高,对叶酸利用无障碍的育龄妇女,怀孕前三个月至怀孕后三个月期间是增补叶酸的最佳时间,可有效预防/降低无脑畸形、脊柱裂和脑膨出等神经管缺陷及其他畸形发生的风险。
叶酸需要量增加、遗传因素(基因多态性)、摄入量不足、一些药物等都会导致叶酸缺乏。缺乏叶酸会加大孕妇发生妊娠高血压、贫血及习惯性流产、胎盘早剥的风险,对于孕妇来说,叶酸缺乏引起的流产或早产,采用其它任何补救措施都难以避免;孕早期是胎儿器官系统分化,胎盘形成的关键时期,细胞生长,分裂十分旺盛。此时叶酸缺乏可导致缺陷发生,比如神经管缺陷、唐氏综合症及唇腭裂;
* 叶酸代谢与基因缺陷有关
万莉娟主任通过叶酸的代谢通路的介绍,解释了叶酸代谢与优生优育的密切关系。人的MTHFR酶是叶酸代谢的关键酶。该基因有两个常见基因位点的突变,会使MTHFR酶活性降低。一种突变发生在C677T位点,另一个突变发生在A1298C位点。若位点的基因突变为纯合突变或位点互补的杂合突变,又未得到正确地补充叶酸的指导。那么,就会出现上述的不良情况。
* 个体化增补叶酸
MTHFR活性不足可以通过多“吃”叶酸来改善。携带MTHFR基因变异会造成叶酸代谢能力下降,口服小剂量叶酸可以弥补遗传体质差异带来的叶酸不足;由于遗传体质的差异导致了机体对叶酸利用能力的差异,即需要补充叶酸量的不同,因此“个体化增补叶酸”才利于健康。因为过多“吃”叶酸,会导致机体“锌”的缺乏,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和神经系统的发育等。
至于如何做到“个体化增补叶酸”,可通过做叶酸利用能力(障碍)检测,根据个人的检测结果判断风险级别,从而制定个体化的叶酸补充方案,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地服用叶酸,达到防病和控制疾病风险的效果。
此外,万主任还介绍了男性叶酸增补方法及注意事项、男性缺乏叶酸及过量补充叶酸导致的不良后果。并分享了云南省叶酸利用能力基因多态性研究情况。不仅让参会者掌握了叶酸的重要性、如何增补叶酸等,还让大家了解到了关于叶酸的一些课题研究情况。
2、老年人的运动与健康——伍法同
云南省健康教育所原所长伍法同老师已年逾八旬,但身体依然健朗。关于老年人怎样适量做运动、运动对老年人有什么影响,他在会上与大家分享了他的心得体会。
伍老师介绍了运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运动是防止和治疗骨质疏松最有效的方法;经常运动能提高心脏功能;另外,体育锻炼能降低血脂,减少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还能减缓中老年人衰老的过程。
俗话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人的身体也一样要经常运动才能有活力。世界卫生组织2013年提出了“体育锻炼让生命更有价值”的口号。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65岁及以上的老人应加强平衡能力训练,每周完成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身体活动,或每周至少75分钟高强度有氧身体活动,或中等和高强度两种活动相当量的组合。活动能力较差的老年人每周至少应有3天进行增强平衡能力和预防跌倒的活动。由于健康原因不能完成所建议身体活动量的老人,应在能力和条件允许范围内尽量多活动。
最后,伍法同老师分享了他自己多年来的经验/心得:他认为运动分为4种,一是强调速度,二是强调灵敏,三是讲耐力,四是负重运动。建议老年人做灵敏度练习,运动量与度要根据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把握好。不可逞强也不可“偷懒”。
在运动过程中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运动前适当的热身,保护好膝关节;二是了解运动中的产生的“极点”(运动开始阶段内脏器官的活动能力落后于运动器官的需要,往往产生呼吸困难,肌肉酸痛,动作迟缓,情绪低落的痛苦感受,这种状态叫做“极点”。神经系统与运动系统慢慢的匹配起来后极点就消失)。
三是身体状况良好的老年人运动时的心率达到多少为最适宜,可参考“适宜的有氧运动心率计算方法”,即170-年龄。如60岁老人参加有氧运动时,心率宜控制在170-60=110次/每分钟以内。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计算方法只是一般规律,在实施中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不同时期的健康状态、环境、季节、心情等对选择运动量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时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均要相应降低,心率指标亦相应降低,以保证安全。
(三)讨论
在讨论环节,王爱玲副教授向万莉娟主任提出问题:“现在服用复合型叶酸的人多,新生儿过敏症状也在增多,母亲服用过叶酸与新生儿的过敏是否有关联?人们是否可以补充天然叶酸代替服用药物叶酸?”。
万莉娟主任回应:目前还没有研究证明母亲服用过叶酸与新生儿过敏有关联;虽然许多食物中含有天然叶酸,但是由于此类叶酸极不稳定,所以人体真正能从食物中获得的叶酸并不多。因此,叶酸是需要额外补充,从食物中摄取天然叶酸并不现实。
其他参会者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会议在11点半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