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19日下午,健康老龄化系列丛书第二本书的编委会,在YHDRA银海山水间会议室召开。尹绍亭、邓启耀、诸锡斌等16位编委参加了会议,就第二本书的内容、形式、创作价值等做了讨论。
会议一开始,几位编委向大家介绍了自己最新出的著作,并向YHDRA赠送了各自的新书。其中,云南农业大学诸锡斌教授首先向YHDRA赠送了他最新出版的书《傣族传统技术的保护与开发》,此书历时十几年,凝聚了诸老师等团队的心血,在社会上已经取得了较高的评价。朱端强教授的新书《萧崇业》属于云南百位历史名人传记丛书,记载了一位少有人知的历史英雄出使琉球的英雄史实。蔡毅研究员的新书《为了心中的辉煌》、《心灵中的圣地》集结出版了他本人的一些散文、短文,很有阅读意义。
会议进入正题后,张开宁教授向大家介绍了他对丛书第二本的初步设想,他建议,此书可依托于目前 YHDRA正在执行的中央财政项目“慢病失能老人及其困境家庭社区综合服务”项目,以纪实的形式,来反应开展这个项目的酸甜苦辣,可用案例+点评的形式来呈现当前老人的一些问题。案例可参考此项目的《项目简讯》第一期(初稿)。
项目团队的工作人员也简单参与了会议讨论,并向编委们介绍了项目工作的一些情况和个别案例,播放了几段影像视频,让在座的编委们再次肯定了项目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大家在浏览了《项目简讯》后,肯定了《项目简讯》的质量和价值,认为其结构清晰,有血有肉。但是如果和第二本丛书结合起来的话,那就应该考虑更多的问题。编委们各抒己见,从不同的角度都提出了尖锐的问题。有的编委认为,书的读者是谁,应该首先定位准确;作者群体是哪些人,是否有经费支撑,必须先落实;大多编委认为,书名可用《项目简讯》中的一个栏目名称《第一现场》,还有的编委提出,第一本论文集大家做的特别辛苦,第二本论文集的字数,包括其质量等,一定好把好关;第二本书怎么个写法,案例怎么写,评语怎么写,应当有个规范和格式;甚至有的编委提出,如果以影像资料呈现,会不会有更好的效果;对于案例,大部分编委认为,案例应当依照人类学或社会学等的方式,进行一个归类,类似问题统一分析,这样才更有说服性,也更规范。
这些问题,在近两个小时的讨论后,大部分都有了答案。肯定了第二本丛书的编写价值,也认同其内容和形式,只是接下来要具体怎么推进和操作,还要根据项目进度,以及现有资料的完整程度。最大家都表示,愿意继续支持和推进此书的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