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环境与健康变迁的村落初步研究》是一本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广博的包容性、较强的可读性、独特的多样性、赋予启迪性的基于村落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云南少数名族地区环境与健康变迁的书籍。说它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是因为它在实证讴歌改革开放给昔日穷乡僻壤带来沧海桑田巨变的同时,又盯紧21世纪人类面临最大挑战的环境问题,切中了我国经济与社会、环境与健康、城市与山乡发展中现存的非均衡性,非协调性和不可持续性的时弊。说它具有广博的包容性,是因为研究区域选点均布在滇北、滇西、滇南、滇中乃至近邻的四川和金沙江、澜沧江流域,仅本书作者驻足的自然村就有21个;调研对象涉及11个民族,其中国家认定的特困民族2个,人较少民族2个;时间跨度上,村落变迁的时段设定基本保持30年,个别的移民新村也有20年间隔的差异性描述,长的有40多年;学科应用涉及自然科学、农业科学、医学科学、工程技术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及其他新兴学科。说它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是因为若干村落的变迁史案例上得了朝政,值得放到决策者案头,其映射出的理论功底和研究水准进得了学术殿堂;许多饱含田野气息的故事,无不引人入胜,俯读仰思,把个村落变迁的脉络梳理得如此生动清晰。说它具有独特的多样性,是因为被研究村落在自然地理、生态环境、民族文化、生计方式、卫生健康、对外交往等方面呈现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为其他地区的同类研究少有,整个研究过程即是研究者对这些多样性的认识与融合过程。这种特质在各篇报告中,在《环境健康社区指南》田野试用工作描述中都显而易见。说它富于启迪性是因为它呼唤人与自然众美交融、和谐共处观念的回归。
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村落研究、大姚青石棉暴露与恶性肿瘤相关性研究 、《环境与健康社区指南》试用三个部分。村落研究包括基础设施建设背景下村民生计与土地利用互动变迁 、云南藏族村落变迁中的生态文化、云南跨界民族村落变迁中的艾滋病脆弱性调查等多个专题内容。大姚青石棉暴露与恶性肿瘤相关性研究包括从社会流行病学视角看石棉危害的预防、青石棉与健康研究进展、大姚县农村青石棉污染区恶性肿瘤死亡及其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三个方面的的内容。《环境与健康社区指南》试用包括《环境与健康社区指南》简介、社区试用经验分享、社区田野调查感受等内容。
本书由老中青结合、多学科交叉的团队经过不断地调查和观察,沿着《云南三村》的足迹一直走而最终完结,对少数民族地区环境与健康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上海交大会议上,来自日本综合地球环境研究所的蔡国喜博士仔细阅读《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环境与健康变迁的村落初步研究》之后,对该书做了评价:“作为这本书的编委之一,我认为本书的文章撰写得很有水平,我很愿意推荐一部分写得很好的论文到被SCIE引用的国际杂志”;“作为中国第一本生态健康方面的书籍,我认为这本书将是门司教授所负责的与YHDRA合作项目的一个重要产出”。
该书将于2011年底到2012年初之间由中国人口出版社正式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