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兴路居家养老服务站最近在社区开展了一系列的慢病失能老人病友互助小组活动,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其中,我们邀请到了云南大学社会工作的研究生志愿者为本次病友会小组提供专业方面的支持,现将目前病友会小组取得的进展和反思总结,做一个简要汇报:
根据病友会小组活动的计划书,每次病友互助会分为五个环节:第一个环节让组员们了解慢病失能老人的项目,内容以及目标,在组员充分了解本项目后,我们会进入到第二个环节,就是组员和工作人员之间的相互认识和了解,这个环节对于开展互助小组来说非常重要,也是组员之间相互建立良好关系的平台。第三个环节,应组员的要求,我们增加了了解疾病的环节,这一环节重要是从医学、科学的角度向老人们介绍疾病的知识以及康复的知识,我们也会邀请社区医生的加入。第四个环节是由组员们诉说“我的症状”。这一环节得到了组员们的积极参加,大家都非常乐意诉说自己的病痛,并从别人的症状中,找到一些共鸣。最后一个环节是通过互动小游戏加强组员之间的共识和情谊。
第一环节:介绍、活动目标和内容。
介绍自己的时候我应该让老人们知道我们不只是高校实习生,还是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这样他们就不会简单的以为我们是实习的医生。关于让服务对象认识我们这个问题,我们一直没做好,以及后来才意识这是个关键的步骤。之前做过的一系列活动就是因为开始我们没有像服务对象正确介绍我们自己而导致他们一直不知道我们是谁,是做什么的,为什么要为他们服务。为了弥补这个缺憾,我们打算下一次小组活动在前面的环节中加入社工的介绍。
第二环节:老人们介绍自己,让大家相互认识,建立关系。
这一环节是接到绣球的老人介绍自己的姓名、爱好和住处。这一环节一提出来,杨爷爷就很不耐烦地说:“不消了,没必要。”我就说说它的必要性和安抚他的急躁。老人们对活动规则不太懂,在我们的引导下还是完成了介绍。可是比较尴尬的是会员们也积极参与了介绍,场面有点奇怪。其实爷爷奶奶们记不住别人的介绍,最多达到脸熟的效果。莫姐督导时分析了老人参与度不高的原因,因为老人和老人,我们和老人之间都是陌生的,他们对这个陌生的环境有着警惕或压力感。还有以往他们参加的更多的是讲座,他们只要听就行了,我们一来就让他们自己介绍自己,难免会不习惯,就像“查户口”一样给人的感觉是不好的。其实我们可以加入老人们的介绍,将我们的爱好、住处也通过游戏说出来可能会好一点,也公平一点。
第三环节:“了解高血压”,让老人正确认识高血压。
工作人员向老人介绍高血压是什么、成因、症状、危害、治疗方法。(突出高血压是可以控制的慢性病,除了药物治疗,调整心理和生活作息也是十分重要的。)
这一环节是教育性的环节,即给服务对象讲述高血压疾病的知识,提高或纠正他们的认识。围绕两个重点讲:一是高血压是什么,二是心理因素对其的重要性。这个环节几乎没有互动或交流,我又不能像对小孩一样每个环节结束了就去让他们分享感想或收获,所以不清楚我讲解的效果。
第四环节:“我的症状”——加强组员的认识和共鸣。
这一环节是老人分享自己的症状、感受或经验。老人们不是不讲就是讲得停不下来。其实大家分享的经验还是比较有用的,比如杨爷爷的成功经验,X奶奶的失败经验。杨爷爷的高血压是前几年正常体检的时候发现的,高压达到140多,这是轻度高血压。他说他每天都运动,跑步、打太极拳,下午打麻将;心情也很放松,因为家庭和睦,三个孙子都大学毕业找到好工作,良好的生活方式和情绪很好地控制住了血压。
X奶奶属于腹型肥胖,她说她的高血压病有10多年了,从50岁开始,高压160多,以前吃某种医生开的药,吃了几年不管用了又换药,换了维持一两年,血压又继续升。血压的长期不稳定导致她肾器官的病变。
X奶奶的高血压较严重,其实我只能建议她还是主要是要遵循医生的医嘱和进行适当的锻炼,至于家庭,她没有提到。
Y奶奶是北方人,她说她的血压主要是靠药物控制,晚上失眠严重,要想睡觉,夜里就要每3个小时吃一颗药,白天没精神。她在生活上尝试用各种方法控制血压,但是唯一改不掉的就是重盐。Y奶奶看起来很和蔼,讲话滔滔不绝,是个典型的北方人。称我们为“医生”的周奶奶很可爱,她体型瘦,我点到她分享的时候,没看见她在嚼着糖,但是她马上站起,认真的边嚼糖边“回答问题”似地讲述她的血压情况。她也主要是靠药物控制,睡觉前要吃安定。
所有的爷爷奶奶都分享了,有一位提到自己是家族遗传,好多主要是药品方面的交流。据我看的资料,对于高血压病的患者,严格遵循医嘱是最重要的,因为擅自加减药量会使血压时高时低,调整生活作息和心理的方法也是辅助的重要措施。这个环节本来是要让爷爷奶奶们说出自己的具体症状和感受,由璨妹写在对应位置的人体图上,然后在下一个环节针对每一个症状或感受大家来说自己的应对方法。结果是大家在分享的时候已经把所有方面都说了,两个环节合并,白板的作用没能体现,这是我们考虑不周到的地方。看大家分享得差不多了,我问大家还有没有的其他问题,于是“问诊”环节在我们的计划之外开始了。比如撒爷爷的问题是:患高血压病情严重还是患低血压的病情严重(回族,他老伴马奶奶患低血压)?其他问题还有:左心房肿大是怎么回事?收缩压和舒张压都高的高血压严重还是收缩压高舒张压正常的高血压严重?除了最后一个问题我可以科学的解释外,其他的我还真不知道。这一环节所说是计划之外,但是应该在意料之中,包括下次的骨关节活动,不排除会有老人“问诊”,所以具有一定的医学知识会更好。社工不是全能的,但是社工可以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可以说服云姐加入活动,参与医务知识的讲解和问诊环节,云姐在后面会有介绍。
第五环节:通过做操调试身体,放松心情。
三节手指操和互相按摩捶背,大家都积极参与,认真做操和围成一个圈给彼此按摩捶背。真正达到活跃气氛,放松身体和心情,老人对这一节的反馈较好。莫姐后来建议我们将这种能够很好营造轻松、快乐气氛,消除隔阂的游戏或活动应用到前面的破冰游戏。
活动结束,我做了下次活动的预告,就将小奖品发给每一位老人,每人一盒200ml的牙膏和一块药皂。莫姐询问老人们的意见,他们都高兴地说“很好”,走的时候说“辛苦你们了”。
社工活动反思:
其实这样的小组活动并不能给他们带来知识上的很大的提高,但是他们是同类人,共同的特点是患有高血压。他们可能从来没有好几个高血压患者聚在一起参加活动的经历,在一起时即使大家刚开始相互是陌生的,但是在分享到病痛时是感同身受的。比如睡眠差,这个问题可能被认为是严重的或是不公平的,可是当听见别人也这样,甚至比自己还严重,就会有一定的安慰和同情。反思这次的失败和优点,我们下一节的小组活动会在结构和内容上做一定的调整,要根据老年人的身体和心理特点来设计。
我们的小组特性既有互助自助性质,又有社交康乐教育性质。因此社会工作者的角色是使服务对象相互之间支持和帮助的促进者,促进活动的程序,提供架构。那么我们的工作主要是提供一个完善的服务计划并实施,然后反思、计划、实施,不断循环,形成一个较成熟和稳定的一些列工作计划。会所里的资源将是我们工作中需要联接的资源,比如非社工专业毕业的工作人员,我们和她们一样都是在服务学习,在我们的工作中,她们是协助者、观察者和学习者;比如会员,里面的会员云姐就可以参与到活动中,为老年人讲解医学知识和教保健的技巧,这些都是潜在的资源。在我们短短的两个月实习中,我想我的目标是既能服务到老年人,考察到老年人的需求,让服务对象有所改变,又能发展社区或者服务站的资源。
我们还有一些问题值得思考,第一,如何让老人能够迅速的加入进来,我们在活动开展一开始,有一度出现冷场的现象,有些老人对于我们社会工作不太理解,也没有参加过小组活动,他们并不是特别自愿的加入我们,我们总结了一下经验是可以让社工也加入进来,同他们一样来做这些小组活动,并且我们打算在下次活动中加入一个环节告诉老人我们是谁,社工是什么,我们社工能够为他们做些什么。这不仅可以让老人了解社工是什么,了解活动是什么,而且也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融入老人,与老人打成一片。第二,老人会在活动中问一些特别专业的问题,我们无法解决。在活动中,由于这些老人都是高血压的患者,有些都有几十年的病龄,都以久病成医了,他们向我们询问的问题特别专业,已经超过我们的预期准备的了。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做了以下几种方案来解决:我们要把这一活动做成系列活动,老人这次提的问题我们如果无法解决,活动结束后认真的查找资料,我们可以留到下次再回答老人。
新天地会所中有一位会员——云姐,她原是昆明医科大学的大学生,她对于这些老年人的常见病会有一定的了解和见解,我们打算在以后的活动中可以邀请她加入进来和我们一起为老年人提供服务。
第三,我们的活动时间是下午两点,这也是很多老人在会所打麻将的时间,有些老人他们会在中途就显得不耐烦,不愿再继续参加下去。所以我们思考在活动中要加入一些趣味性的游戏,使老人有兴趣再继续加入活动中。
这次活动的开展让我们总结了不少教训,为我们在下次的活动中我们积累了经验。我们下次的活动需要有很多的改进,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