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克时艰,资深专家共同探讨高校学生防艾长效模式 ​

来源: 作者:李谷 时间:2017-01-09 点击:2195 文档下载 | pdf查看

  受云南省防艾局项目办委托,云南省健康与发展研究会(以下简称YHDRA)将设计并申请一个“高校防艾项目/课题”。为了设计好项目,博采众长,学习YHDRA资深专家及学者在防艾领域的成功经验,2016年12月31日,张开宁秘书长邀请了YHDRA的一批专家学者,在到云南财经大学景贤楼501会议室举办了“高校学生防艾长效模式探索主题论坛”。希望有兴趣的专家学者及学生积极参与,共同出谋划策起草一个项目建议书。

  云南省防艾办希望项目在两个高校做出一个防艾的长效模式,该模式应当是未来可以推广的,包括知识的传播、服务的提供、服务包括咨询、转介等。预申请的项目将由熊源发老师牵头,张开宁提议高校老师来带动学生参与,中心带动小组成员参与。


  目前,全国大学生的艾滋病感染形势严峻,探索更有效的防艾模式迫在眉睫。熊源发老师认为,从课题的角度来讲,艾滋病的防治同时涉及到大学生的性健康教育及禁毒教育。这样的项目/课题要形成长效的机制,就应该有它的系统性、可操作性、长期性、有效性。并争取让大学生自愿主动、积极的参与其中,即参与性。希望在座的专家学者分享成功的项目经验,并将其移植到这个项目设计中。


  云南农业大学的李新然教授从1999年开始成为一名执着的防艾志愿者,带领学生做了18年的禁毒防艾宣传工作。但李老师认为,目前他们做的高校防艾工作方式很多但没有模式。因为他们没有项目、没有专业、没有专职,所以只能通过简单的形式来宣传艾滋病防治知识。以前通过参与性培训、发卡片和传单、橱窗展览、小品演出等形式进行防艾宣传 ,近三年来正在尝试通过新媒体平台来宣传。李老师认为,艾滋病对我们最大的威胁是我们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是安全的。这样的人越多工作越难做,因为他认为这与他无关就不会主动参与。所以需要想方设法的让尽量多的人参与;第二,艾滋病需要社会动员,而不仅只是知识的普及;第三,建议结合新媒体来做,寻找新的、有效的宣传途径。

  有多年青少年禁毒防艾项目经验的张河川教授认为,学生感染艾滋病的问题,是社会的一个多因多果的问题,大量的公共投入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做起来很难。另外要考虑,NGO在防艾工作中能做多少、能做什么?如果要做就一定要做的很细。张开宁回应,不管项目如何难做,我们应先申请项目,在做项目的过程中去总结经验教训、探索长期有效的模式。

  昆明医科大学的焦峰老师分享了他在高校开展禁毒防艾工作的体会:第一,在学校做防艾教育很难触及到真正需要服务的人,因为认为自己有风险的人往往不会来参与,也就是难点在于没有重点干预;另一个问题是高校的干预活动和宣传过于形式化,这样的干预和宣传未必能满足到学生的直接需求、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原因可能在于缺少研究。他建议将防艾和研究结合起来,做基于证据的探索。

  昆明医科大学的朱敏老师认为,对所有不同类型高校的大学生都应该做全面的防艾教育;2016年教育部高校艾滋病防控的试点项目,云南的项目点共有两所学校:昆明医科大学及德宏师范学校,领导对此非常重视,建议研究会申请项目时可以将这两所学校纳入到项目点中。

  最后,云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王敏康教授,分享了云南康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芸豆为原料生产的芸豆PHA凝胶剂。经过该公司长期多方面的实验证明:芸豆PHA凝胶剂是很好的候选者。目前,性接触传播的方式已成为HIV病毒的主要传播形式。而芸豆PHA凝胶剂是一种具有避孕和预防性传播疾病的双重性质的天然成分制剂。因此,建议在防艾工作中可以寻求一些可能的合作。

  临近论坛结束时间,张开宁再次呼吁,禁毒防艾工作任重道远,NGO应该积极申请政府经费,为防艾工作尽绵薄之力!并希望大学生能积极参与到这项惠及自身的工作中来。在会议上,张河川、李新然、钱锡安、姜平等专家,以及一批热心的年轻学者、大学生都积极报了名参与即将设计、申请的高校学生防艾项目。因时间有限,热烈的讨论只能按时结束。此次主题论坛只是探索高校学生防艾长效模式的开始,YHDRA将和报名参与的专家会员共同推进项目建议书的设计,努力探索出适合中国高校学生防艾的长效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