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是一个收获的季节。2022年10月15日,新加坡与中国合作缓和医学服务技能提升培训项目结业典礼上,我们大家又一次在线上欢聚一堂。新加坡和云南的各方项目负责领导、缓和医学的专家们,以及学员的代表,分别做了简洁、精彩、高水品的发言与分享。通过一些学员的短视频分享,我们看到了这次培训后,学员们带着所学到的知识回到自己的地方和岗位后,给这些地方带来了可喜的变化,新加坡老师辛勤播种的缓和医学知识的种子,在我们云南的许多地方,已经开始结出丰盛的果子。
这次结业典礼上,在《预先护理计划合并论坛》中,新加坡陈笃生医院的周慕仪医生、云南新昆华医院的李晓霞两位老师的精彩学术分享,更是让我的内心激动而震撼。
周慕仪医生在她的分享中,进一步深入细化了之前我们在课堂上学到的、非常重要的《预先护理计划》的内容,具体到不同时间段,预先护理计划应该做什么?讲得更加清晰。对我们实际工作的指导,更加具体明了。另外,从周慕仪医生的分享中我们看到,新加坡患者的预先护理计划,都统一地记录在了新加坡国家电子健康记录上,实现了全国(新加坡)联网,形成了“预先护理计划”的普及运用和统一规范化的管理。他们还通过各种渠道,对“善终”和“预先护理计划”等缓和医学知识,做了丰富多彩的创意宣传。这些先进而超前的工作,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值得我们认真去学习和借鉴。
接下来,新昆华医院缓和医学中心的李晓霞副主任医师,在她题为《中国大陆生前预嘱推广与实践现状》的分享中,回顾了与“生前预嘱”演变形成的国内外历史,讲到中国版的生前预嘱,介绍了中国大陆居民可使用的生前预嘱的文本内容和注册方式,并通过多维度的数据统计,向我们生动展示了生前预嘱的推广过程,带来了多层次的具体现状的丰富信息。
同时,李晓霞老师讲述了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医疗抉择中传统家庭主义、传统医疗观念、法律的现实等等问题的存在,使生前预嘱在中国大陆的发展受到很多阻碍,并不为民众所熟知和接受,让这项工作的推广遇到了实践的困境。
尽管面临这些困境,但为了病患和家属的生死攸关的切身利益,国内的一些地方正在努力前行:
例如:在国内多地开展了国际交流合作;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与英国合作缓和医疗培训师培训项目——QELCA培训师,目前已经成功举办了6期;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在官网开设了“安宁缓和医疗微课堂”专区;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主办了以生命教育为主题的“北京大学清明论坛”;上海手牵手生命关爱发展中心主办了“死亡咖啡馆中国带领人培训”;深圳市生前预嘱推广协会成立;深圳还推动了“生前预嘱”首次入法;《中国医学伦理学》2022年9月,第35卷第9期有了《疾病终末期医疗决策相关法律问题专家共识》。
以上这些努力和成果,让我们看到:在各种现实困境下,为了让国人享受到“生前预嘱”、“缓和医疗”所带来的特殊但重要的福祉,许多人正在迎难而上、砥砺前行。
这次的结业典礼论坛上,新加坡云南两地专家携手,向着我们社会环境中相关的医疗乃至社会问题的严重症结和最薄弱的环节处,一起发力,让我舒畅,让我震撼,也给我带来了更多的亮光和鼓舞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