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地区建设工的艾滋病预防健康教育/健康促进面临的实际情况如何?社会组织在这一方面应该和实际能够发挥怎样的作用?这些都是省政府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和我们讨论过的问题,也是中澳项目办和YHDRA共同关注的焦点。
带着上述问题,我们项目组乘着汽车越山涉水,来到了中缅边境的镇康县,深入到大丫口水电工地,与工友及工地领导层深度交流。我们的初步体会包括:
- 边境地区跨境人口流动确实存在,而且可能涉及到工地用工人员。由于种种原因, 大丫口水电工地目前尚处于用工低谷期,整个工地约有各种施工人员仅250人左右。目前尚未发现缅籍工人。然而,在镇康县的建筑工地,我们确实观察到有缅籍工人在参与施工。看来,人员跨境流动是边境地区的一大特点,建设工地出现缅籍人员的似乎难免。
2. 边境地区疾病防治形势严峻。
由于跨境人口流动频繁,且边境两侧疾病防治体系和工作条件不同,给边境地区感染性疾病的防治带来了更大的困难和挑战。艾滋病防治形势也是如此。
3. 边境地区疾病防治资源呈稳步上升态势。
在镇康县疾病控制中心,项目组成员欣喜地看到,由于国家高度重视,以及我国整体经济实力的不断加强,边境县镇康疾控的疾病防治工作条件大大加强。几层楼的疾控中心,艾滋病初筛实验室,疟疾实验室、鼠疫防治工作实验室、水质检测等实验室硬件齐全,人员已经配备,相关工作已在逐渐开展。
4.边境地区艾滋病防治系统已形成很好的工作态势。
项目组在镇康县的考察中看到,除了县疾病控制中心有专门的艾滋病科,县卫生局、县医院及县计划生育指导站都有专门的艾滋病防治相关工作职责,这些机构都挂牌“防治艾滋病示范机构”。这些机构都表示,建设工地艾滋病防治是其工作职责之一。只要工地有需求,自己有资源支持工地的艾滋病预防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活动。
另外,这些机构都表示,艾滋病防治没有国界。只要需要,完全可以为外籍人员提供宣传教育和服务。
在县疾病控制中心的美沙酮门诊,我们观察到服用美沙酮的人员中有一名缅籍人员,男性,青壮年。经交谈(英语),他是缅甸果敢人,缅族,在那边吸上了海洛因。听说中国这边有关美沙酮替代治疗,就过来服用,希望能戒断毒品。他目前在中国这一侧房屋建筑工地打短工,收入比缅甸高。
项目组在镇康县的县计划生育指导站观察到,一楼有专门地方免费发放安全套,并有醒目的艾滋病防治宣传标识和资料。相关人员表示,如果有缅籍人员需要,为了艾滋病防治,同样免费发放。
5.建设工地人员对在边境施工的健康风险认知不一。
项目组注意到,一方面,不少工地机构和人员对边境地区的健康风险有所警惕,甚至忧虑。特别是北方到云南施工的机构和人员认为,环境变化大,他们对疟疾、登革热、艾滋病和蛇伤等问题考虑较多,在知识技能方面有很大需求。另一方面,一些长期在边境地区施工的人员似乎对这里已司空见惯,甚至为了出入境方便,车辆都直接挂了缅甸的牌照。
6. 边境地区建设工地领导层重视工友健康
由于处于边境地区,建设工地领导层相当重视工地的健康和安全。例如,水电14局大丫口项目部的两位负责人就对疟疾预防深表关切。王副经理说,14局十分重视在边境地区的工程,还专门编印了《边境地区施工安全宣传教育手册》,只可惜还没有把健康知识也加进去。(王副经理答应,将找到电子版发焦锋老师。焦锋老师将考虑把健康相关部分编发14局)
7. 边境地区艾滋病防治资源的供给和利用之间确实需要桥梁或“穿针引线”。
项目组在水电工地和县城考察后深切认识到,资源供给和利用之间确实需要有热心的“红娘”。政府的艾滋病防治系统虽然已经配备了充足的资源,而且有明确的工作职责,但边境地区的疾病防治工作千头万绪,人员有限,要求他们主动外展履盖边疆的山山水水显然是不合实际的苛求。另一方面,艾滋病防治的需求方则有自己的生存、发展压力,加上信息不对称,很难使其丢下生存、生计的大事,主动去寻求疾病防治服务。例如,大丫口水电工地的饮水,是从大山之上把村寨的泉水直接引到工地饮用的。工地领导层表示,虽然引来的水看起来清沏,喝起来口感也不错,但毕竟是从大山上直接引来的,当中有无任何可能危害健康的重金属,还不知道。长期饮用,心里不踏实。而其实在20多公里之外的镇康县城中,疾病控制中就有专业的水质测定的先进设备和专业人士,收费仅为400多元。可惜由于信息不对称,象这样的“瞌睡碰到枕头”的好事,始终没有成为现实。又如,县计划生育指导站有免费的安全套可以到建设工地发放,而大丫口水电工地的人员也表示,偶尔会需要安全套,就是不知道到什么地方可以获取。工地刘绍芳副总经理曾考虑通过个人的人际关系,去帮助工友们争取一些安全套。而县计划生育指导站负责人赵站长则表示,只要是工地真正需要,可以派人去负责发放。
本项目的意义之一,在于探讨在边境地区建设工地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中,社会组织可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并实际地示范如何操作。通过前一段时间的项目实践,加上现场考察与调研所收集的信息,以及与水电工地、当地相关部门的交流沟通,我们认为最重的是“一个作用”和“三个结合”。
一个作用是指:
社会组织在边境地区建设工地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教育中可以积极发挥桥梁作。
三个结合是指:
1.防艾宣传教育与工地施工安全等实际需求相结合。
2.工地健康教育与当地防艾滋资源相结合。
3.传统宣教工具与新的通讯和传播技术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