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湄公河次区域流动妇女的健康调查报告分享

来源: 作者: 时间:2015-06-16 点击:4114 文档下载 | pdf查看

  每年的5月28日是国际妇女健康呼吁日。自1987年起,5月28日已成为世界各地妇女与健康组织共同庆祝的日子,也是共同分享促进妇女健康所取得成果的时刻,并借此敦促各国政府保护妇女健康的权益。

  为庆祝这一时刻,湄公河移民组织(MMN,http://www.mekongmigration.org)于2015年5月28日正式发布标题为《自我保健与医疗保健——大湄公河次区域的跨境流动妇女如何关照自身健康》最新调查报告。MMN是一个活跃于湄公河次区域的非政府组织和研究机构,云南省健康与发展研究会(YHDRA)是其多年的重要合作伙伴。2014年11月,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资金支持下,MMN组织再次联合了包括YHDRA在内的合作机构,访谈了大湄公河次区域6个国家的114名跨国流动妇女,以期了解流动妇女自我保健的方法、途径和她们面临的需求与困境。

  本次调查聚焦于跨国流动妇女应对健康问题的整个过程,包括她们首先是如何进行自我健康保健的,会采用哪些传统疗法诊治以及对现有公共卫生资源的利用情况等。研究发现,妇女在流动过程中由于生活条件的匮乏、不安全因素、过劳、低于平均线以下的工资,以及不受保护的非法身份等因素,会增加她们对疾病的易感性。而对于大多数流动妇女而言,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医是她们迫不得已的最终选择。甚至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妇女谈论健康是一个奢侈的话题——因为她们没有更多的资源来进行健康保健,或者在她们的家庭中,只有那个成为家庭经济来源的支撑者才有优先关注健康的权力。

  若为非法入境者,那么流动妇女则面临更多的窘境:她们承担着基于社会性别划分的繁重家庭负担和歧视,这使得她们无论在家庭、医院,还是工作中,都缺失了健康话语权。更为严重的是,当她们返回故土时,又再一次面临着重新进行身份登记的麻烦,甚至不能公平地享有本国提供的公共医疗卫生资源。

  在大湄公河次区域的各个国家中,流动妇女均面临着多种多样的健康问题,如心理健康、性与生殖健康、其他疾病预防等。但很多时候这些国家中,关注移民的健康政策和项目仅仅集中于艾滋病的预防与治疗,却忽视了其他健康信息的传播和综合性健康保健的投入。由于缺乏对移民和劳工权利保障的长效健康政策,也导致了流动妇女在获取健康及使用公共医疗资源时,面临巨大困难。

  该报告通过一系列真实的案例分享,向读者生动有趣地展现了跨国流动妇女的心声和生活境遇,以期通过对健康问题的初步探索,促进国际相关组织以及该区域内的各国政府能制定公约或立法,开展教育和服务,帮助流动妇女提升自我保健能力,并获得更广泛医疗服务救助。

  目前,该报告的研究摘要已翻译为6国语言,全英文报告可向YHDRA办公室索取。

六国文字的研究报告摘要.pdf